5月24日12时18分,2022年度广靖锡澄集中养护工程顺利完工。此次养护施工总用时13天,较原计划提前2天。面对巨大的防疫压力、频繁的人员流动、复杂的组织协调,扬子江公司和现代路桥迎难而上、奋楫笃行,摸索出一套“科学防疫+创新发展”的集中养护施工新模式。
汇聚力量显担当
5月初,江阴突发疫情,疫情防控工作刻不容缓。扬子江公司、现代路桥统筹兼顾、分类施策,切实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保障项目实施顺利开展。快速响应,凸显交控速度。扬子江公司第一时间组织项目部积极协调当地政府,办理集中养护人员、车辆通行证,保障设备物料及时入场。搭建服务区“方舱”,经过5天抢工,完成安装93个集装箱,及时容纳700余名施工人员集中住宿,既便于集中管理、节约管理费用、提升施工效率,又减轻地方防控压力,开创了复杂疫情情况下,实施集中养护工程的新模式。科学防疫,扛起交控责任。严格核查人员入场手续,每日排查“两码一报告”,累计9727人次,在收费站出入口、办公区入口、生活区入口等处设置4处门铃码,确保人员流动有迹可循。引进并启用核酸采样小屋开展每日核酸,施工封闭段落全线消杀,项目部驻地每日消杀,入场物料车辆使用封条管理,确保防疫工作不留隐患。温馨服务,展现交控温度。新建临时浴室,启动备用发电机,为每个宿舍配备空调,保障施工期间人员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用餐统一采购和配送,确保厨师、服务人员全程管控,运输“两点一线”,接收无接触。及时采购所需办公用品、防疫物资,安排专人对接采购,确保防疫物资和办公生活用品储备充足。
本次集中养护采用“背靠背”的施工策略向南北方向同步推进,项目部着力于组织、质量、安全三个维度,有序推进项目进程。组织有序保进度。开展施工协调会20余场,有效落实组织机构、质保体系、人员配置、设备清单、交通管制疏导、车辆进出场路线等多项内容。优先安排关键线路上的关键工序和控制性工程,保证各道工序合理分配、高效衔接。建立四方现场快速决策机制,发现问题快速分析、及时整改。把握集中养护的有力时机,集中力量处置日常养护工作,确保项目节点不失守,工期不延迟。实施有力保质量。搭建质保体系“金字塔”,开展“施工方自检+监理方复检”双重检验模式,确保每道工序不出错。沥青拌合厂多方驻场,技术服务、监理单位驻场监督,全过程进行质量监控,把控源头品质。在作业区放置标识牌和交通锥,防止现场车辆错误驶入作业区,保障施工面质量不受损坏。管理有方保安全。会同交警、交通执法、施工单位组建安全网络,在每个施工标段配备安全管理员,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开展施工前安全教育培训,做好工艺、工序流程的安全技术交底。作业区内车辆限速,在每个分流点通过调度中心进行视频监管,严禁外围车辆闯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改。
创新推动求实效
此次施工应用了“质控APP”、无人化碾压施工工艺以及不粘轮乳化沥青新技术,有效推进养护高质量、高效率推进。应用智能监控系统。此次工程共安装21套现场+2套拌合站质控系统,以实时管控为切入点,借助物联网、智能分析技术的发展,利用北斗高精度定位、红外温度传感、激光距离、RFID无线射频等信息化手段对路面养护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数据进行自动采集、自动上传,实现施工质量的“事中控制”,提高路面质量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引进无人碾压技术。本次无人碾压施工长1038m,采用“1+7模式”,即1台摊铺机+7台无人压路机完成试验任务,集成了自动驾驶技术、3D自动摊铺技术、智能压实技术和可视化技术等智能科技。使用一台摊铺机,宽度达14.5米,可实现一次摊铺完成,保持横坡一致,保证路面平整度。各台压路机按照设定路线进行碾压,初压、复压紧密配合,精确控制碾压遍数,保证了路面摊铺碾压的质量。采用不粘轮乳化沥青。破乳速度快,粘结强度高,存储稳定性优、渗透性更好,有效解决了以往粘层容易被料车卷起的问题,提高了沥青层间的粘结性能,延长道路使用寿命,保证了连续施工,同时,该种材料较好的渗透性能将有效提升道路通行体验。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扬子江公司、现代路桥将持续发扬攻坚克难、敢打硬仗的精神作风,坚持勇于担当、奋勇向前的工作状态,积极探索“智慧养护”发展前路,不断提升“苏式养护”品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