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0时,2021年度沪宁高速苏州段集中养护工程正式打响。该项目位于沪宁高速昆山段花桥省界至正仪枢纽,施工路段总长71.97公里,由宁沪公司、现代路桥联合成立项目指挥部。现代路桥在总结2020年“沪宁高速首个超长路段、超大流量集中养护工程”经验成果的基础上,打造集中养护2.0版本系列报道,今日推出施工组织篇:看现代路桥优化跨省交通组织、狠抓现场组织、坚持统筹组织,保障工程顺利施工。
下好“先手棋”,优化跨省交通组织
项目部坚持“早部署、早安排、早行动”的原则,提前3个月,组织三支队伍开展路况调查,两天步检76.6km,形成了详细、准确的基础数据库。提前2个月,多次赴沪,协调苏沪两地高速运营单位、交警、交通执法部门共28家,先后召开跨省交通组织协调会、方案审查会18次,对涉及到的高速枢纽、地方分流点、苏沪主线等关键区域设置300块交通诱导指示牌;提前11天,通过报刊、网络和导航软件等平台发布施工和管制信息,引导跨省车辆分流,方便百姓出行,根据施工组织变化,动态调整信息50余条。
出好“组合拳”,狠抓现场组织
立足施工人员、工期、质量、安全四个着力点,项目部多措并举,抓好施工现场管理。一是全员亮明身份,以蓝红黄绿紫五色区分管理人员、路面组、注浆组、标线组、裂缝预处理组,并标注姓名、岗位、部门亮身份,分类别制作胸牌,全员挂牌上岗、亮明身份,强化责任意识,派遣专业技术人员进驻施工现场,严格执行各项施工规范和技术规程,打造文明施工现场。二是进度安排精确,严格控制各工序施工时间,共绘制施工横道图26张,时间精确至0.5小时。针对近期多雨天气,项目部多渠道了解降雨时间、降雨概率,适时调整施工计划,并及时对接拌合站,掌握材料储备信息,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三是质量把控严格,采用质量智能管控系统,以109套数据采集设备实现原材料、拌合站、摊铺碾压等流程全覆盖,实现数据实时收集、分析和预警,提升质量管理。同时还灵活运用突击检查、驻厂检测等方式,严把质量关。四是安全措施多样,施工人员全员保险、现场一对一风险告知,安全教育全员覆盖;施工区域严格管控,项目部管理人员抽查、安全人员实施24小时巡察,实现施工安全全时段监管;协作单位每日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以标准化流程,打造平安工地。
打好“主动仗”,坚持统筹组织
此次施工共组织施工队伍21支,预计使用SMA-13混合料8.56万吨,复式精表处4.6万平米,更换护栏板86公里,标线施工面积达4万平米,作业点多、工序繁杂。现代路桥经过广泛市场调查,筛选出产量、规模、试验室检测水平均符合控股系统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工程质量考核标准的5座拌合站,结合每日施工计划,灵活安排拌合站生产。
坚持每日召开工地例会,宁沪公司、现代路桥、监理、技术服务公司各有关单位负责人面对面沟通、零距离交流,就每日工程施工情况、各施工队伍存在问题提出明确的调整意见,及时协调解决各类问题,做到工作天天报、问题日日清。省外协调再加强细节,在花桥等收费站的关闭、交通转换等重要节点,针对交通分流、交管设施的增加、信息发布等多方面,与上海交警沟通协调5次,进一步细化交通管制方案,保证通行。